logo
400-885-0909

金融

关于金融理财陷阱盘点:只谈收益不谈风险

更新时间:2017-03-15

核心提示:今天是"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记者根据市民投诉进行整理发现,百姓在投资理财时,很容易遭遇金融消费中的这几大"陷阱"

河南商报金融投诉热线开通以来,记者接到了不少投诉线索。今天是"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记者根据市民投诉进行整理发现,百姓在投资理财时,很容易遭遇金融消费中的这几大"陷阱":理财只谈收益不谈风险;买保险,遭遇霸王条款,或格式合同玩文字游戏;升级信用卡,只说高额度,不提年费……希望这些过来人踩过的"",能给您一些警醒,不再重蹈覆辙。

陷阱一 信用卡升级 ""出上千元年费

赵先生原本办理了某银行的信用卡,额度为2万元。

"前不久,我的信用卡到期要换卡,银行给我打电话说可免费给我升级为白金卡,额度可大幅提高,我答应了,当时根本没提年费的事。"郑州市民赵先生说,直到他收到白金信用卡,网上激活卡片时,才发现这张白金卡每年要交1088元的年费,顿时有了上当受骗的感觉。

"这张信用卡,即使不用,也要交1088元年费。"赵先生觉得这很不合理,很后悔当初升级了信用卡,"其实高额度信用卡,对我来说用处也不大。"后来,赵先生利用信用卡积分抵了500元年费,但仍有580元年费需缴纳。

提醒:办卡换卡年费一定要问清

生活中,很多持有信用卡的朋友都会接到银行免费升级信用卡的电话,免费升级白金卡,看起来是捡了个便宜,如果不了解清楚容易遭受损失。提醒持有信用卡的朋友,在接到银行免费升级信用卡的电话时,一定要问清年费问题,比如年费多少钱、如何收取、有没有免年费的途径、卡片不激活会不会收年费等。

陷阱二 推销理财产品 只说收益不提风险

今年60多岁的赵先生,家住郑州市中原区文化宫路附近。他长期在家附近的一银行购买理财产品。

"我之前买的理财产品比较稳妥,和存定期差不多,收益不高但很稳。"赵先生说,他把大部分养老钱都买成了理财产品。

直到20155月,他到银行查询理财产品收益时,一位理财经理告诉他,他购买的理财产品收益不高,给他推荐了一款基金。

"理财经理说,这个基金的收益要比我当时买的另外一款理财产品高得多,肯定能赚钱。"赵先生说,理财经理给他打包票能挣钱。

后来,那位理财经理就在机器上操作,从赵先生的账户上划了3万元买了这个基金。

"我不懂,理财经理说肯定能挣钱,3个月都可以取,我是比较相信她的。"赵先生说,3个月后,他并没有等来高收益,他买的那只基金跌了。

截至本月8日,将近两年过去了,赵先生花3万元购买的那只基金,现在市值只有18071元,赔了将近1.2万元。"我的养老金每月只有2000多元,1万多元对我来说不是个小数目。"赵先生说,老伴常为此数落他。

该银行的有关负责人表示,赵先生遇到这种情况银行也表示同情,"我们有一些预约购买产品,是专门针对贵宾客户的,我们会尽力争取让赵先生也购买一些,预约购买的产品收益比市面上的一些产品要高一些,算是弥补一下他的损失。"

提醒 理财产品有收益也有风险

购买理财产品时,不能一味听理财经理推荐,收益有多高,要增强风险意识,详细了解产品特点,遇到高收益产品不要因一时贪恋而冒险投资,需要考虑自身风险承受能力,避免蒙受不必要的损失。

陷阱三 自动续保强行"被保险"

陈小姐买了一年的短期意外险。

她本打算合同到期后就不再买了。可是她没想到合同到期后,依旧被保险公司从银行卡上自动划走保费,再度"被保险"一年。

现实中,有些消费者在保险到期后仍会被保险公司以直接账户扣钱方式自动续保来保证保险合同继续有效。

事实上,许多短期消费类保险的服务指南中"隐藏"着这样的条款:"投保人在消费期满日的10天前,未以书面形式向本公司做不续保的通知,且在消费期满日10天前交足下一期的保险费视为本合同自动续保。"

提醒 看清条款,及时申请

在购买短期意外险时,一定要看清条款,如果不想续保,一定要向保险公司提出申请。

最好能专门办一张交保费的银行卡,避免卡内余额被自动划转而可能引起的长期续保。

陷阱四 格式合同,玩文字游戏

3年前,李先生为妻子购买了一份重大疾病保险。由于保险合同条款长达数页,且有很多专业术语,这对并非专业人士的李先生来说犹如天书。李先生按业务员的要求签了字,并没仔细看合同。

去年,李先生妻子突发疾病去世。在向保险公司理赔时,保险公司拒赔,理由是被保险人在投保前有高血压、脑血栓等病史,投保人在投保时未告知病情,保险公司决定解除合同。李先生认为,签合同前,保险公司没对妻子病史进行任何调查,也没进行体检,保险公司的疏忽在先。另外,保险公司也不能证明妻子的死亡与脑血栓有直接的、必然的联系。

 

"需要理赔时,保险公司拿出各种条款拒绝赔偿,这对投保人不公平。"李先生说。

提醒 出现纠纷时 不要放弃维权

当前,商业保险存在很多不利于消费者的"格式条款",消费者在出现保险纠纷时,千万不要因为合同文本上表述不利于自己而放弃维权,建议投保人咨询专业人士,或了解全国各地相同案例的维权裁定,维护自身权益。

     文章来源于网络


上一篇文章: 已经是第一篇了!
下一篇文章: 关于互联网消费金融ABS产品审批趋紧

  1. 数千种标准化、
    全行业的企业服务产品
  2. 专业服务+PQV
    服务过程可视化系统
  3. 知企“123”计划,
    没有最快,只有更快
  4. 大平台,更诚信,
    节省采购服务成本看得见

扫一扫咨询
知企网微信官方客服

客服热线:400-885-0909

24小时在线咨询

*我们将对您的号码严格保密,请放心使用

扫码下载APP